九州大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邻居和工友围在她身边不让,借着她的便利把想要的东西买齐,转头又跟在她身后突围出去,完后被别人羡慕嫉妒恨地看着,他们笑得那是一个得意。
嘿嘿,没办法,谁让他们有个乐同志呢。
乐善买完棉花棉布准备去其他柜台瞧瞧,邻居他们自然也都想跟着。
几人商量一下便把东西都放在门外,留下一人看守,其余的继续冲进去买买买。
乐善照旧打头开路,带领大伙挤到柜台前,有看中的就买,没看中的立马离开,没用多久就把供销社转了一圈。
邻居工友牢牢跟在她后边,手上大包小包,脸上笑容灿烂,收获满满。
等到太阳升起来,大家身上带的钱票花光,东西也买的差不多了,眼看上班的时间临近,一行人终于意犹未尽地停手,准备打道回府。
乐善因为还要回去照顾时父吃饭,打过招呼表示先走一步。
那几人蹭了她的光,十分好说话,摆摆手告别。
乐善将所有买到的东西装进带来的麻袋里,扛在肩上大步回家,路上遇到不少人问起,等她据实以告,那些人才得知棉花供应已经到了的事,赶忙急哄哄地朝供销社涌去。
这一天大家都忙得晕头转向,忙着上班,忙着抢购棉花,没抢到的还要忙着找人匀兑一些。
乐善扛着麻袋回家被很多人看在眼里,传出去后便有邻居和工友来找她。
乐善确实抢的多,但也不能谁要就给,多出来那部分都被她匀给了相熟的人,也给手下留了一点。
不过后者因为提前得到消息有准备,基本都抢到了,不需要她再多贴补。
最后那点棉花被乐善收起来,打算做新棉衣时也给伍叔来一件。
时仲回头看到她弄回这么多新棉花和棉布,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问她:“这些都准备做了冬天穿吗?”
乐善点头,那当然了,既然买回来就都用上,放着干啥。
时仲开心,嘴甜道:“姐做的棉袄肯定很暖和。”
乐善:“…………”谁说她来做了。
她手粗捏不好绣花针,以前家里这种活都是由母亲负责的,她哪里会啊。
按照她原本的打算,是准备找院里那些手艺好又有空闲的阿婆帮忙来做,她给钱给票,相信不难找到人接手。
但是现在看到时仲明显带着仰望和期盼的小眼神,她都感觉说不出来自己并不会要找人来做的那些话了。
最后还是时仲看出点情况,自动揭过这个话题,试着说:“要不我来做?”
乐善睁大眼,上下打量着他,惊奇道:“你竟然会做衣裳?!”
这年头男人会裁剪的很少,而且时仲看起来也不像那样的人啊。
时仲摇了摇头,不好意思地说不会,但他可以学。
“以后外面的形势还不知道会怎样变化,家里的衣裳总不能都找人来做,总得有一个人学会。”
乐善看着是没那个机会了,倒是他可以试一试,如果学得好,往后家里的衣裳就不用愁了。
确定他真有心接下这事,乐善恨不得举双手双脚支持,跑遍小楼为他找来一个手艺不错的阿婆当师傅。
他们约好这次的冬衣交给对方来做,工钱翻倍,条件是做的时候教教时仲,不指望他练出多好的手艺,能学会裁剪做衣裳即可。
这种活计并不存在教出徒弟饿死师傅的可能,人家阿婆自然愿意接下。
双方说定之后,时仲下午除了休息外加看顾好时父外,余下的时间就是跟着阿婆捻针模线使剪子。
阿婆教人不来虚的,直接要求同她一块拿起针线实战,说等完整地做好一身衣裳,什么都能学会。
时仲是个聪明善学的好学生,老师怎么教,他便怎么做,一步没有落下来过。
乐善每天回来看到他的进度,每次都能油然而生一种骄傲,比自己学会做出来的还要有成就感。
就在时仲越来越上手,快要完成一件棉袄的时候,酝酿几日的大雪终于纷纷扬扬地开始落下,从一开始的小盐粒小雪花渐渐变成漫天飘洒的鹅毛大雪。
一夜过去,到处都是银装素裹、白雪皑皑。
早起不少人哈着气嘀咕:“今年大雪来得早啊,冬天估计要比往年冷,得好好准备过冬物资。”
更多的人则欢喜于瑞雪兆丰年的好兆头,高高兴兴地化身仓鼠,开始往家扒拉过冬的东西。
乐善也是其中之一,听说煤站来了煤,她赶紧随着大家一窝蜂地跑过去抢煤球,占着力气大拉回来整整两车,全堆在来年开春打算搭厨房的地方,摞好拿草席和木板盖上,冬天取暖做饭都靠它。
邻居们看她拉得多,想偷个懒跟她换点,不想冒雪来回跑。
乐善这次没答应。
一个是她家有两个屋要烧煤炉子,需要的煤球多,她是估量着自家整个冬天的用量来拉的,分给别人她家就不够用了。
另一个则是不想惯着邻居们的惰性,现在只是煤球,后面还有冬菜、年货啥的,她总不能每次都分吧。
想想自己辛辛苦苦抢回来的东西,别人轻轻松松就能拿到,一旦分不均或者不分了,保准会遭埋怨,那她何苦呢,又不是吃饱撑的,这样的冤大头绝对不能当。
她如此这般跟时仲解释,时仲点着头表示理解,赞同就该这么做。
“升米恩斗米仇,帮的多了,别人习惯成理所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