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甄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之后的两天,就是严母和管彤轮番给任芹芹讲生产队里的一些特别要注意的人和事。
比如知青点对面的五婶子一家,都不是什么好人,一定要防着。
比如发放农具的大丫头,身世可怜,母亲又是极品,见到她的时候,千万不要害怕。她为人不错,可以跟她搞好关系,但是要防着她娘。
比如生产队队长家里的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有事情找支书和妇女主任帮忙,千万别跟生产队队长家走得太近了。
比如生产队的会计江济虽然也是知青出身,但为人有些问题,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就随大流,也别因为这个被其他知青孤立了。
要是遇到原则性的问题,就去公社找严父和严硕俊帮忙。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千万别被江济给洗脑了。
比如原来生产队里医术最好的大夫,就是被江济伙同知青给弄走的。要是有不舒服的感觉,就请假去公社,让严父或严硕俊带她去医院看看,不能相信那些半瓶子咣当的知青们。
要是遇到生产队里有人欺负她,有证人、能顶回去的时候就顶回去。要是没人帮忙,就先忍忍。
等管彤生完,坐完月子回厂区后,严母就回去了。到时候严母会去生产队给她撑腰的。不过在严母回去前,千万别在五婶子、大丫头她娘和张丹面前提自己认识严家人的事情,不然任芹芹会被欺负死。
严父和管彤对生产队里情况介绍的侧重点不同,严母主要是说一些需要躲着的人,和一些能给任芹芹帮助的和善的婶子大娘。
管彤主要说的是知青和一些年轻人的情况。虽然严硕明的一些兄弟也可以帮忙,但人言可畏,管彤就没提。
还是希望任芹芹能考上公社学校的老师,这样她就只需要在生产队里待两个月就行了。
所有的事情都准备就绪了,任芹芹就在全家人的护送下去了火车站。
跟其他要下乡的知青,每个人都大包小包的不同,任芹芹看起来只带了一个铺盖卷和一只小箱子。
铺盖卷里是书籍和卫生纸之类的生活用品,箱子里是零食和换洗衣物。
外衣口袋里是介绍信、初中毕业照和少量的钱票,大概够她在火车上吃四五顿饭。
内衣口袋里是任母和任贞贞给她的钱票,有需要的时候再拿出来用。
严母也跟着来送任芹芹了,只留了管彤在家帮任贞贞带孩子。
送任芹芹上了火车后,严母去邮局给严父拍了电报,告诉她任芹芹上火车了。等公社去接知青的时候,自己心里要有数。
其实严父早就做好安排了,这次他找了理由跟着这批新知青回去,等任芹芹安顿好了,也会给他们拍电报的。
自从任芹芹走了,任母的心就没有一刻放下来过。
甚至比上次送任贞贞下乡的时候,还担心。这倒不是任母偏心,实在是两姐妹性格不一样。
她是真担心,任芹芹还没等到博兴公社,在火车上就让人给拐卖了。
左盼右盼,终于在七月三号这天收到了只写着“平安”两个字的电报。
后来严父还跟任芹芹要了任父的联系电话,回到公社后,去邮局给任父打了电话,把任芹芹的情况,详细说了说,让任父放心。
任芹芹听了严母的话,并没有带那些华而不实的物品。除了铺盖就是日用品和书籍,知青里也没有人知道她的家庭背景,所以没有巴结她的人。
大家都是知青,一开始也都不知根底,目前也没什么矛盾。
这批知青是支书分配的工作,把她分配到了锄草组,这也算个相对轻省的工作。
但轻省也只是针对干惯了农活们的社员们而言,对于这些新下乡的知青来说,也是苦不堪言的,烈日下晒一天不说,锄头用不惯,手也起了泡。
让所有知青都诧异的事情是,任芹芹不管每天有多累,都要看书,记笔记。
同屋的知青问她:“任知青,你不累吗?怎么还在看书呀?现在看书还有用吗?”
任芹芹记得母亲的嘱托,说:“我妈是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的,她让我通过平时跟社员们的接触,看看她们扫盲工作有没有什么问题。
然后按照当地社员的情况,写感想给她,一个月寄回去一回,她要检查的。”
听了任芹芹的回答后,有些觉得任芹芹寒酸的知青也高看了她一眼,毕竟有个在国家机关工作的母亲,那她的家境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双抢和秋收之前的这段时间也是最清闲的,再加上一些共患难的情谊,大家相处起来还是挺融洽的。
但是八月份公布了公社学校要招老师的事情后,知青点的气氛就不一样了。
任芹芹的书经常会莫名其妙的丢失,她就算知道是谁偷的,也找不到证据,只能默默的忍了。
当她得知公社学校要招老师的时候,她就明白了母亲的良苦用心。
最近已经有人夹枪带棒的讽刺她了,还有人说她知道内幕消息,就是不告诉大家,基本上所有的女知青都孤立了她。
只有几个男知青,得到消息后,对她特别殷勤。
任芹芹自己也没想到,才一个月的时间,就能有这么大的变化。
她现在只希望可以快点考试,考完就离开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