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玉小说网

122 买卖小天才【2 / 3】

公子尚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你是没说不让卖,”三仓气愤地叫道,“可你说以后搞不到糖票了,我们要是用高价白糖蘸糖葫芦的话,那还挣个屁啊?”

“哦,你的意思是说,大哥搞不到糖票,你们的买卖就不挣钱了是吧?”大哥说道,“那你们挣的到底是谁的钱?”

屋里的人一下子愣了。

大哥继续说道:

“你们有没有想过,之所以糖葫芦能有那么高的利润,是因为用的是平价白糖?

我从供销社的朋友那里搞糖票,表面上不花钱,其实里面都是欠人的人情。

早晚会找回去的。

也就是说,你们的利润,都是从我身上出来的。”

大家都震撼得说不出话来。

说实话,谁也没有往这方面想过。

过了好长时间,爷爷才迟疑地问:“仓,欠人情也没什么,我在想,你要是糖票搞得太多了,算不算投机倒把?”

“您说呢?”

屋里再次沉默。

又是良久,爷爷拍拍三仓的背:“三仓,咱不卖糖葫芦了。”

三仓的眼泪刷地流下来。

咬着下唇狠狠地点着头。

他怎么会听不明白呢,要是大哥一直这样大量地搞糖票,就是投机倒把,是犯法。

可是一想到那么好的买卖做不成了,他又忍不住的伤心,绝望。

母亲对老大道:“那你别再弄了,狗咬和山鱼这一段时间也挣了不少钱,你已经帮他们大忙了。”

“我就是想帮,他们也干不了几天。”儿子说,“开春了,眼看着天热了,糖葫芦会化,这买卖天热就没法干了。”

三仓的眼泪流得更猛了。

这下彻底绝望了。

从没想到过这些,他还以为糖葫芦可以卖到天荒地老,五冬六夏都可以卖呢。

长这么大,家里从没余下糖,不知道那东西会化。

以为跟玻璃和石头是一样的东西,不惧严寒酷暑,照样是一如既往的晶体状。

母亲见三儿子哭得那么伤心,于心不忍,安慰他说:“别哭,不卖糖葫芦,咱可以干点别的。”

这话——气得老大都想跺脚。

合着自己说了半天,白瞎了。

自己绕来绕去,目的不就是要绝了三仓做生意的念想,从而老老实实去上学吗!

而母亲呢,却是一门心思琢磨着让三仓干点什么。

就是不想着让他去上学。

“娘,您觉得一个十三的孩子,他能干点什么?让他跟着你们种地?沉锄大镢的,他还不如镢头高,抡得动吗?”

“就是不种地,干点什么不行啊。”母亲说:

“现在做买卖的越来越多了,就是不卖糖葫芦,还可以卖点别的嘛。

我觉着俺三仓是块做买卖的料,能吃苦,脑子灵活,他就是长着一副做买卖的脑瓜。”

说到三儿子的经济头脑,母亲变得兴奋起来,眉飞色舞地跟老大描述了三仓经营糖葫芦的过程。

一开始的时候,大约就是从正月初二那天晚上。

当时梁进仓给俩光棍灌输生意经,三仓听得入了迷,感觉大开眼界。

尤其是俩光棍给他们兄弟俩一人一支糖葫芦,大哥还付了钱,表示亲兄弟明算账。

俩光棍收了钱,每人还找回二分,表示对自己人只收本钱。

这让三仓一下子发现了商机。

从初三开始,他一直跟着大哥去帮助俩光棍干活,而且干得特别卖力。

其实他背后跟俩光棍达成一个协议,批发协议。

五分一支的糖葫芦,他以四分一支的价格从光棍手里拿货。

然后等光棍出村卖糖葫芦的时候,村里的孩子是买不到糖葫芦的,三仓手里的货正好填补空白,五分一支。

一支糖葫芦赚一分。

每天都有好几毛的进账。

这小子发大财了。

虽然压岁钱有五块之巨,但对于他们兄弟来说只是一个美好的画饼,根本到不了他们自己手里。

只有通过他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赚到的钱,才实实在在属于自己支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