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乌提示您:看后求收藏(倩玉小说网https://www.qianyuwj.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他们又在农庄停了几日,直到沈逢醒转,才启程向汴京慢行而去。
沈逢伤势骇人,但精神却恢复极快,不消几日,人便清醒过来,只是为免伤口崩开,仍需躺在榻上静养。
李迢情势却不乐观。她从被救回的那一日起便起了烧,反反复复,总陷在昏沉中,人也迅速地消瘦了下去。
沈遥哪怕不通医理也能看出,再这样烧下去,便要大伤了。
等到现在,虽仍不好轻动,但沈未还是拍了板,一行人踏上回转汴京之路。
此时此刻,只能寄希望于汴京中医馆林立,能有一人可以挽救李迢性命。
“阿兄,你为什么会和李娘子出现在一处,还受了伤?”沈遥问。
他们正坐在辚辚前行的车驾中,为行驶平稳,拉车的由马换成了牛,一步一步,缓慢地向着汴京行去。
李迢在另一驾车上,车中只有他们两人,沈逢将视线从窗外收回,笑了笑,道:“我从延安府回来,到洛阳附近时忽然收到命令,叫我与一名江湖客汇合,同路回汴京。”
沈遥道:“这个江湖客……就是李娘子?”
“是,但我一开始并未认出她,”沈逢颔首,沉默片刻,方续道,“我们同行到巩县临近的一处山谷时,却突然遇袭,来者有百余人之多,围攻之下,我受伤昏迷,再醒来时便见到你们了。”
这一段话中暗藏的意味极多,但沈遥听完,心底却先下意识一松。
还好,还好这一次的变故,不是因她当日向沈逢隐瞒李娘子之事造成的。
……这段时日以来,除却忧心两人伤势,她一直在心中隐隐约约地担心,会是她曾经一个不经意的决定,导致了今日这样的险境。
还好,事情不是如此。
她还有些怔愣,车帘却忽地一掀,沈未登了上来,坐进车中,朝沈逢道:“你说收到上峰的命令,是否确实?”
沈逢道:“确实,那位传令官我还曾在军中见过,不会有错。”
沈未便点点头,沉吟片刻,又问:“传令时不曾明说她的名姓?”
“不曾,只说是一名佩剑鞍马的江湖客。”
沈遥在一旁听他们一问一答,慢慢也听出些端倪来。
李迢与沈逢的这场会面,应当是有朝廷中人从中推手,而他们所受的袭击,则是来自江湖的势力——更准确来说,这是一场针对李迢的袭击,而沈逢,则是阴差阳错地被卷入其中。
那位朝廷中人为何会突然插手沈李两家之事,又是何人有此深仇大恨,一定要置李迢于死地?
……更重要的是,这一次,是李迢牵连到了沈逢,陷他入如此险境。
她自己尚且因一个猜测而不安自责,将心比心,若李迢也挂心沈家,那她……又会怎样想呢?
她又想起了榻上那张苍白的面庞。
沈遥看向沈未。男人坐在车中,沉声同沈逢说着话,面上看不出什么神情,而沈逢也一如往常,简练应答。但她却能看出他们眉间的凝重和偶尔的失神。
她暗叹一声,抬眼看向车窗之外,缓慢向后退去的远山。
只望到了汴京,一切都能够好起来。
到了汴京,事情却并没有能好转。
他们请遍了能请到的所有医师,甚至连宫中因重臣之子遇袭、特遣来探望的御医,都找了个由头让他一观李迢的情形,最后都只得到一声叹息。
但凭天意了。他们说。
沈未越发沉默,裴秀往返于李迢和沈逢的寝阁之间,只在长子面前含笑宽慰,去到摇光阁时,却止也止不住眼中的泪。沈遥陪在她身边,也几乎要绝望了。
有人登上了沈家的门,他说,他是李迢的朋友。
顾时。沈遥听过他的名字,江湖中无人不晓的长风剑,在李迢雪恨的那一封信报中,他正是同她一起去了荆门、又力请玉泉寺减轻惩戒之人。
他说他要见她,而天意到底不曾留恨。
李迢撑了过来。
“……是,阿迢确实已经醒过来了,但这两天昏沉的时候还是多。大夫说,只要好好进补,慢慢便会好起来的。”裴秀含着笑,不厌其烦地又一次答道。
而沈逢反复确认了此事,才终于放下心来,又马上要起身:“那我去看看她。”
裴秀连忙去按他:“你自己都有伤,乱动什么?我们也都还未去见她呢。”
“是呀阿兄,”沈遥道,“李娘子才刚好一点,哪有精神见人?”
沈逢犹豫着点点头,还是不太放心的样子:“那阿遥,你就帮我多看……”
话到一半,却忽然卡了壳,张着嘴半晌没说出话来。
沈遥:?
当初医师检查的时候也没说脑袋上有伤啊?
她疑惑地和裴秀对视一眼,犹犹豫豫地问:“阿兄,你没事吧?”
沈逢木着脸,缓缓地转过眼来,看样子和七魂出窍也差不多了:“阿遥,你、你说李娘子……你是怎么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